人生的意义(三部曲)
第一曲:脱轨的火车
一旦脱离大家遵循的为人处事方法,误会和不幸就容易产生,这就好比火车脱轨了,自然不会有好后果,这个轨道就是人类世界的主导规律。脱轨不一定是自己错了,而是自己的想法不能适应环境。进化论讲“适者生存”,不适应环境,就容易被淘汰。然而俗话说“真理只属于少数人”,例如能达到唯美痴情程度的人,只占很少数。唯美就会清纯、简单、真诚,痴情就不会自私,所以唯美痴情的人就难以理解和适应现实环境,于是成为“脱轨的火车”。沿着轨道走,就无法通向唯美痴情的文学世界,然而脱离轨道,就注定艰难前进、步步颠簸。
上幼儿园的时候,就懂得的道理:听话的孩子有糖吃。最乖的孩子,分的糖最多,不听话的孩子就不给发糖。幼儿园用这种方式教育孩子:必须按照老师定下的“轨道”走,才能获得好处。那些利己心强的人,就会成为幼儿园里最乖、最听话的孩子,这就是大家心中的“模范火车”,这些“模范火车”的前景是很好的,普遍开向了富贵的世界,但不代表唯美痴情的世界。
唯美痴情的小说没人看,而以金钱、地位、荣耀、享受为中心思想的小说却受到热捧。越洁白的东西,就越容易被抹脏抹黑,所以唯美痴情的文学世界,外表已经被黑乎乎的东西包裹了,成了一个大黑球,以至于很多人根本看不见那个世界,觉得那个世界就是漆黑一片的糟糕世界,没有前途可言。沿着轨道行驶的火车,会看见那个大黑球,那个脱离轨道的地方。
一对青春恋人坐在火车上,满载青年的火车沿着轨道飞快的行驶。男孩看到了窗外的大黑球,用心灵感受了里面的光亮。男孩对女孩说:“跟我一起去吧。”女孩摇摇头,“我才不要去那里呢。”于是男孩和女孩分道扬镳。男孩走下火车,和女孩道别,火车沿着轨道开走了。此时火车外面狂风大雨,男孩淋着寒雨,踏着泥水继续前进,摔了很多跤,走到大黑球时,自己也被泥水裹成了黑的。
走进大黑球后,里面一片光亮。一个美丽的女孩用清澈的水,为男孩冲掉了衣服上的黑泥,用温柔的声音对男孩说:“欢迎回家”,然后拉着男孩四处转。柔和的夕阳下,朴素清贫的小镇,人们美好、清纯、简单、真诚,都是痴情的人,没有丑恶和自私,这就是我的小说所塑造的地方。
火车上,女孩也达到了向往的地方,火车穿过金色的外表,女孩却失望了,在这个利益的世界里,大家戴着面具:朋友间打着友情的旗号,实质是相互利用而讨好巴结对方,男女之间打着爱情的旗号,实质是男为女貌、女为男财的互利关系。这时列车长给女孩也发了一张面具,“不戴上这个,你就无法在这个世界里生活。”
很多年后,女孩从高档居民楼搬进别墅。搬家时,柜子后面落下一张照片,上面是一对青春恋人,坐在火车上,纯真的笑着。女孩在想:这是谁啊,人怎么可以不戴面具活着,有什么事让他们如此开心,火车窗外一片樱花树环绕着大榕树,真好看,似乎前世在哪里看过。
世界的另一端,男孩从相册里也拿出了同样的照片:青春就像一趟飞驰而过的火车,我们在这趟火车上相识、一起成长,但很抱歉,我不能陪你一直坐到终点。我们的相识,已经注定了分开,因为我们终究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樱花盛开的季节,我又来到了照片中的樱花林,你还记得吗:火车上,你看到窗外一片盛开的樱花林环绕着大榕树,火车中途停站的时候,我叫你一起下车去看看,可是你说不敢去,害怕一下车火车就开走了,你就是太依赖火车,所以什么事也不敢做,于是我们只好在火车上拍下了这张照片。如果当初你肯和我一起下车,现在我正牵着你的手,一起坐在樱花树下,可是现在我牵的却是别的女孩的手,就是我第一次来到黑球中所遇到的女孩。
我坐在樱花林中,看见旁边停站的火车,一对恋人下车,跑了过来。
男孩:“这里好美啊,真想一辈子和你待在这里。”
女孩:“如果我们不去那个富裕的世界,在这里怎么生活。”
男孩:“不要紧,虽然不会富裕,但是我可以种植庄稼、放牧钓鱼来养活你。让我成为你心中那棵可以放心依靠的大榕树,给你安全感,你依靠在大树下面,什么都不用操心了。”
女孩:“那就让我成为你心中最美丽的樱花树,和你这棵大榕树从此在这里相伴相生。”
火车沿着轨道开走了,驶出了青春,驶向了富裕的金色世界。
第二曲:篝火会流泪
生活中有很多负面因素(丑恶、悲惨),但是负面因素之中,还有正面因素(美好、爱、安全感)的存在,这就像寒冷中的温暖。
悲惨世界就好比冰天雪地,人们每天的努力,就是找到木柴,生一堆篝火,一家人围绕在篝火旁,享受温暖。如果不努力找木柴,就会冻死在冰天雪地里。那么“木柴”是什么?钱是一种木柴,能换来温暖。可是有的有钱人,很多朋友讨好他,是为了巴结利用他,很多女孩追求她,是图他的钱,他自己心里也明白,所以心是凉的,那么能温暖心灵的木柴是什么?是美好和爱。
有钱可以买一栋好房子,但未必能买到一个温暖的家。有一个富豪,妻子和女儿出车祸身亡后,他成天喝酒,醉倒在街头。警察认出了他,叫他赶快回家,他说:“那不是家,那只是房子。”即使回到房子,也不会有家的温暖。还有一个富豪,当年妻子追求他,只是看上了他的钱,他知道妻子讨好他,并不是出自爱,没有爱的温暖,没有家的温暖。
所以“柴”的定义是有美好、有爱,其次是有钱、有房子。然后用这样的“柴”生一堆温暖的火,在这样的火边过一生。自己升起的这堆篝火,终有熄灭的一天,被茫茫的大雪覆盖掉。
很多人能找到钱这样的“柴”,却找不到美好和爱这样的“柴”,所以升起的篝火,只能暖的了手,但暖不到心里。世上哪里去找美好和爱呢?很少、很难找,所以世上很难见到旺盛的篝火。世间的寒冷,三分天造,七分人造,天只是造了衰老和死亡的悲哀,而世间的丑恶是人造的,是人自己让这个世界如此寒冷。为什么不选择美好,要选择丑恶?为什么不选择痴情,要选择自私?为什么要让世界变成冰天雪地,而不是春暖花开?为什么还要跑来踢翻我的篝火?
我的篝火第一次被踢翻,是我追求所爱女孩的时候,本想升起这堆篝火,和她一起坐在篝火边幸福的生活。当我邀请她的时候,她上来一脚就把篝火踢翻了。后来,我再次升起篝火,又被几个丑恶之人踢翻了,他们还用篝火的炭灰,抹了我一脸黑。
这让我终于明白:我不应该作为篝火边取暖的人,而应该化作一堆篝火,去温暖这个冰冷的世界,于是我去写唯美的小说,鲁迅弃医从文时,就是抱着这样一种态度。神话中,地藏菩萨放弃天界的幸福生活,而选择下地狱超度鬼魂时,说道:“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什么是英雄?很多人觉得英雄就是荣耀的人,其实英雄是受了自己本可以不去承受的苦难和委屈,来为世界创造美好和爱的人,英雄根本不在乎荣耀。
鲁迅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这段话是鲁迅纪念刘和珍而写的,一个弱女子,面对惨淡的现实,知道会牺牲,依然为信仰勇往直前。
什么是信仰?信仰是比自己生命更重要的情感追求。刘和珍的信仰就是在冰冷的黑夜中,追求春暖花开的清晨。为什么是冰冷的黑夜?因为少一颗太阳,当很多人化作太阳的时候,清晨就会来了,如果没人愿意化作太阳,那就永远是黑夜。用篝火做比喻,如果没人愿意化作篝火,都只想享受篝火,那寒冬就永远不会结束。然而化作篝火,就要牺牲自己的幸福,甚至是生命,所以篝火也会心痛流泪,然而这些不被人知的眼泪,都咽在了心里。
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篝火?当你发现很多人打着友情的旗号,实质是巴结利用,当你发现很多人打着爱情的旗号,实质是男为女貌、女为男财的互利关系,当你发现丑恶和自私已成冰雪,覆盖了这个世界的时候,当大家在寒冷中忙着找柴,却找不到的时候,就该成为作家,写唯美痴情的小说,成为温暖这个世界的柴火。
很多小孩向往着当英雄,在他们心里成为英雄就会受大家敬仰,我告诉他们:“很多英雄都是一辈子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你们是否还愿意做这样的英雄。”小孩子觉得英雄是荣耀的代名词,而不懂英雄其实是牺牲的代名词,牺牲幸福,甚至是生命。然而又如同鲁迅所说:“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是哀痛的,但追求到了最大的美好和最深的爱,这又是幸福的。人们都会追求幸福之路,然而最幸福的路,在哀痛之中,最大的幸福与悲壮是相伴相生的。
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死的时候,满床都是演算稿纸,他将生命的光亮照到了最后。鲁迅逝世前两日,已经严重肺积水,还在写《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英雄不仅是无私奉献,而且是到生命的最后都在无私奉献,这是不会熄灭的篝火,永远在人们的心中燃烧着。
第三曲:美好的文学世界
很多人觉得世上的丑恶多于美好,其实世上的丑恶与美好是等量的,但是绝大部分美好都留在了纯洁的文学世界里,而留在现实世界里的美好很少。因为美好的事物趋向于纯粹,不愿意和丑恶留在一个世界里。而丑恶的事物不喜欢纯粹,例如丑恶的人会用美好的外表掩饰自己的丑恶,而不是里外都显得丑恶。
现实世界已经残败了:很多朋友之间打着友情的旗号,实质是巴结利用。很多恋人之间打着爱情的旗号,实质是男为女貌、女为男财的互利关系。很多人丑恶、自私,他们活着的意义就是最大程度的保护自己的利益和最大程度的获取利益。世间的丑恶和自私,大家应该看的很清楚了,不用我多说。所以去唯美的文学世界吧,否则这辈子可能就白活了,要知道人生的根本意义是美好和爱,现实世界可能无法实现这样的意义。我之所以写关于美好的小说和散文,因为我想成为唯美世界的“接引人”,在现实世界里觉醒的人,就会让更多的人觉醒,就像鲁迅用文学呐喊,让人们的精神觉醒。
丑恶的现实世界不会欢迎我这个“接引人”,所以我被很多人误解和排斥,我无法适应现实世界,所以生活中经常倒霉。我看见一个天使雕像,有着洁白的翅膀,我说:“错了,天使的翅膀应该是伤痕累累的,而且天使也不应该是白色的,因为越洁白的事物,就越容易被摸黑摸脏,天使真正的样子是黑色的,带着伤痕累累的翅膀。”相反,丑恶的人,善于用美好的外表掩饰自己,并懂得怎样避免被其他丑恶的人摸脏抹黑,还善于最大程度的保护自己的利益,因此那个洁白无损的天使雕像,其实是恶魔。
美好的人喜欢美好的事物(例如唯美感人的文学)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还没有达到信仰和奉献的程度,因此只是被接引人,而唯美世界的接引人是本性美好,被丑恶损害后,愤恨丑恶,因此强烈追求与丑恶相反的唯美,并与丑恶作斗争的人,就像鲁迅用笔杆子与敌人斗争,只有如此之人,才能接引别人到美好的世界。
有些美好的人,觉得小说里的女主角不是真实的,所以小说中的爱情也就不是真实的,因此对文学没兴趣。那么“真实”怎样定义?有了妻子,就有真实的爱情了吗?世上很多女孩追求男孩,是看上了男孩的钱和男孩给予的帮助,其实本质就是利用,就是“真人假爱”。小说中虽然女主角是假的,但是作家用真情去写的小说,就是“假人真爱”。演员要求“入戏”,就是完全把自己当成戏中的角色,作家也是如此,太入戏,完全融入在文学世界里,而忘记现实世界的自己,也就忘记女主角是假的。再有,作家写小说时,把自己当成男主角,并且会把女主角当成真人来看待,因为将来痴情的女孩阅读这个小说时,就会把自己当成女主角,在文学世界里,和作家的化身(男主角)相爱,这份爱是真心的爱,所以男主角和女主角都不是假人,这就是“真人真爱”。
有的痴情男孩,追求不到喜欢的女孩,于是到唯美的文学世界里找寻爱情,这并不代表不幸。相反,如果他追求到了喜欢的女孩,可是那个女孩是自私的,而不懂痴情,那么男孩这辈子的付出就白费了,还不如到文学世界里找寻真正的爱情。那有人会说:“我要到现实世界里找寻真人真爱”,或许太难了,装成穷人去追求女孩,试一试就知道了。
很多人戴着“面具”活着,如果美好真诚的人,装成又穷又傻的人,独自去接触这些戴着“面具”的人,这些人就会摘下“面具”,露出丑恶、自私的真样子,可以此感受现实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再或者,一个富豪,企业破产了,一无所有,曾经一大群来讨好他的朋友们,都不再搭理他了。曾经在酒桌前,那一大群人都向他敬酒的时候,他可曾看清那一大群人是戴着天使面具的魔鬼。魔鬼们戴上天使面具的时候,地狱就伪装成了天堂。
文学世界是美好的,虽然有斗争,但不要塑造丑恶的人,正面角色和反面角色只是斗争关系,不会使用丑恶的手段来损害对方,而且对方很惨的时候,出于怜悯之心,还会帮一把。一旦美好的文学世界写了丑恶,文章就被污染了,读者的心灵也可能被污染。而那些以“丑恶、自私、金钱、地位、荣耀、享受”为中心思想的小说,本来就是污染人心的。
矛盾普遍存在,阴阳生万物:有美好的人,就有丑恶的人,有痴情的人,就有自私的人,有单纯的人,就有复杂的人,有真诚的人,就有虚伪的人。美好的人,往往痴情、单纯、真诚,而丑恶的人,往往自私、复杂、虚伪。因为丑恶的事情,往往为了满足自私,也往往需要复杂的构思和虚伪的掩饰。
丑恶、自私的人,最大程度的保护利益和获取利益,相反,美好、单纯的人为爱奉献而牺牲自己的利益,丑恶、自私的人无法理解这种行为,于是就猜疑那是装样子或阴谋诡计。丑恶的人喜欢把不理解的事情往丑恶的方面猜疑,丑恶的人最不理解美好的人,而且美好的人比较单纯,不知道自己哪些行为容易被丑恶的人猜测,所以美好的人和丑恶的人之间容易产生误会,这种误会的结果就是美好的人被丑恶的人伤害,因此天使的翅膀是伤痕累累的。
单纯就是简单、纯粹,纯粹就是不惨杂丑恶。简单要有一个底线,太单纯就无法生存了。单纯不意味思想匮乏,只是不往丑恶的方面复杂,所以显得简单。而且这个简单是非情感因素(例如逻辑思维)的简单,而情感因素是丰富的。
唯美的小说,反面角色不能自私,反面角色为爱情而竞争,不属于自私。反面角色为利益而竞争,但获取的利益不是用于自己,而是用于所爱的人,然而为了获取利益,不得不与正面角色竞争。反面角色也很单纯,没有什么复杂的计谋。反面角色不能虚伪,所以是明斗,而不是暗斗。这样子,反面角色的丑恶、自私、复杂、虚伪都避免了,文章的污染也就避免了。
美好的事物才值得去爱,而爱也是一种美好,美好和爱相互融合,构成人生的根本意义。爱情源于吸引力,女孩的外在美(美貌、穿着打扮、身材)和内在美(美好、深爱和深情、单纯、真诚、温柔、可爱)构成吸引力。从根本而言,是阴阳相互吸引,男为阳,女为阴,阳有阳的美,阴有阴的美,这两种美相互吸引,组成一个完整的美。
现实世界的残败,不仅是丑恶和自私的笼罩,也不仅是生命的短暂和衰老死亡,还有爱情的残败:一个痴情的男孩和一个不懂痴情的自私女孩相爱,不算是真正的爱情,可是一个痴情男孩遇到一个痴情女孩的概率太低了,所以要以文学作为媒介,让两个痴情男女能聚到一起,在文学的虚拟世界里相爱。然而这种相爱往往是凄美的,男作家孤独的写了一辈子小说,把自己想成男主角,去体验爱情。百年之后,终于有一个痴情的女孩爱上了作家的小说,并把自己想成女主角,在文学世界里和作家(男主角)相爱,于是感叹“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死,化作故事人,日日与君好。”人的生命太短暂,作家知道此生无缘与她相见,幸好小说和影片比人的身体强,能承载着作家的情感,世世代代传递下去,最终传递到痴情女孩的心中。
爱情小说有很多,但是很少有小说达到痴情的程度,只有深深的被她吸引,深爱她,满脑子都是她,说的每句话、做的每个举动,都体现对她的深爱和深情,才能够写出痴情的小说。如果只注重写作技巧,写出的小说只是精巧的,而不是感人催泪的。
哲学上讲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剧情发展也需要矛盾斗争来推动(有矛盾,就要化解矛盾,所以就有事情可写,事物在矛盾斗争中也获得了前进)。小说世界的矛盾多,危险和不幸也就多,因此安全感(健康、收入和住房、遵守法律和不得罪人)、温暖(人生的温暖与寒冷相对而言)、关心、帮助、守护,就显得很重要(现实世界也是如此)。女孩特别需要安全感和面子,女孩做事小心翼翼,就是怕做错事而损伤到安全感和面子,也是怕表现的不好,而失去了形象和男孩的宠爱。
人的生命短暂,能和所爱的人在一起的时光更短暂,深爱一个人,就尽可能和她在一起,珍惜在一起的每分每秒。如果童年就能相遇和相爱,那就太幸运了,可惜大多数人都是在成年以后才遇到所爱的人,随后人生情感也会发生变化:爱情生活形成的情感取代了童年个人享受形成的情感,关注的是爱情生活而不再是个人享受,所以痴迷的爱上一个人,就会感到失去了自己,然而这是新生的开始。
人们常说爱情需要物质基础(经济条件),如果所爱的女孩得了要终生治疗的重病,男孩的钱付了医药费,就只够两人喝稀饭、吃菜汤了,基本上已经没有物质基础了,依然会爱下去。有的男孩死了,女孩就殉情了,女孩连死都愿意跟随,那么就算男孩沦落为乞丐,女孩也会不离不弃。可见真正的爱情不需要物质基础,如果没钱生存了,就算一起离开这个世界,也不会抛弃对方。
美好痴情的人,往往淡薄物质享受,而注重精神财富,因为美好和情感往往是以精神财富的形式存在的。丑恶自私的人,则会注重物质享受,而不懂得什么是精神财富。好比把金条给动物园的猴子,猴子咬不动,就扔了,猴子眼里,好吃的食物才是财富。丑恶、自私的人眼光也很低,从生到死都无法理解美好和爱情的价值,活着却得不到活着的根本意义,跟猴子一样可怜,然而丑恶的人永远都不会明白自己的可怜。
我在努力成为美好文学世界的“接引人”,用美好的爱情小说让人们觉醒,让人们看到美好的文学世界。那里没有丑恶,只有美好,没有自私,只有痴情,没有复杂,只有单纯,没有虚伪,只有真诚。我会用一生去建造它、守护它。百年之后,会有一个痴情的女孩走进这个世界,那时现实世界里已经没有我了,我已经完全属于了文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