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为人父母的同胞与你们学堂里的宝贝儿女们
讲台站了三十来年了,不谦虚点讲,几十年的感悟,应付到退休问题还不大。可是即便余百年之后,子孙后代还在,这个民族还将延续。所以在告别讲坛之前,自作多情地啰嗦点拙见,希望能够让学生们与他们的父母们从中体会点道理,体会点助孩子们成长的道理。
最近写了篇《算道算术题给孩子们预测下前程》,其观点就是基于目前“精英”教育模式的巨大负面社会效应而谈的。当前,整个社会从上至下,都追崇那种虚幻的“精英”模式基础教育,都幻想着把自己的儿女培养成社会精英。可是精英毕竟是少数,多了也就不叫精英了。这种模式,注定就是牺牲多数,成全少数的模式。完全违背基础教育属性。
许多家长包括一些从事教育的家长不懂教育,只知道跟着潮流走。人家让孩子学乐器,自己就也得学,人家孩子上课外班,自己的孩子也必须去上。从来没有想过个中利弊。笔者以一个出自四代从事教育的教育世家,具有三十来年教龄的老教师的毕生感悟,告诫儿女们还在学堂里的父母们,让孩子接受中小学教育,目的性不能太强,通俗点说,中小学教育是人一生成长的基础,必须全面不能有所偏废。因为孩子的发展方向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只有在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后,才能反映出适当的发展方向。
孩子的合理发展方向,首先取决于孩子的兴趣,其次才是孩子的文化基础,最后取决于孩子的人生机遇。如果强迫孩子向其不感兴趣的方面发展,孩子是很难有成就的。文化基础与人生机遇相辅相成,具有较高的文化基础,会让人更有效率地抓住人生机遇。现代社会是高度文明的社会,文盲是注定没有发展的。可也不是只有文化水平高成杰出才会有成就。笔者在《算道算术题给孩子们预测下前程》中对孩子的发展作了较详尽的阐述,孩子们未来的发展成就取决于综合实力。而成就=智慧+健康+意志+运气。这智慧虽然不完全等同于文化水平,但相同条件下文化水平与智慧是成正比的。而且文化水平、智慧与抓住运气的机率也是成正比的。
《算道算术题给孩子们预测下前程》是针对那些学习成绩平平的孩子的,目的是引导孩子们找准正确的人生方向。也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提出警告,忽略健康与意志的锻炼,存在让自己优异的学习成绩难以发挥其作用的风险。
“精英”教育几近于守株待兔,把孩子成长的希望寄托于这种教育,不但社会代价大(牺牲大多数孩子成就极少数孩子),对于孩子的未来也是一种成功机率极低的赌博。孩子正在接受中小学教育的父母们,你们清醒你们这种“赌博”结果吗?更何况即便没有被这种高淘汰率的精英教育所淘汰,也未必就成为这个社会的精英。
在改革开放之初,残留的计划经济意识还为这种精英教育提供了少许机会,考上好大学,就意为着有个好的工作,进而有个好的归宿。可是随着社会变革的深入,这种机会越来越少,找个好的工作,有个好的归宿越来越靠能力,也就是一个人的综合实力。连最热门的公务员招考近两年也急剧降温,想进大的国有企业,几乎完全靠“关系”,而且“成本”、“风险”巨增。
外资、合资企业与私营企业出于利益考量,主要是重视能力,没有能力即便凭借较亮的文凭跻身其中,也很快会被残酷的竞争所淘汰(即便不被解聘,也会被边缘化),个人的经济收入与生活水平也将随之明显下降。所以现在沿着精英教育的方向走下去,孩子的未来将会成为“守株待兔”的那个兔子,兔子能否“等到”姑且不说,即便“等到”性价比如何尚且难料。写此文就是想让家长们弄清楚,要不要用你的宝贝儿子或者宝贝闺女的未来进行这种“赌博”。
看到这,可能有孩子的父母要问,那不去赌一把,孩子怎么才能有一个理想的未来?如果看此文你产生这种疑问,笔者就没有白浪费笔墨。首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要有前瞻性,也就是用孩子未来生活环境,来确定孩子受教育的方向。熟话讲,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改革开放前与改革开放这三十多年,观念已经天翻地覆了。现在正在学堂里的孩子,他们的未来三十年还会象现在这个样子吗?无论现在的旧势力多么顽固,可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国家要想存在下去,无论是被动还主动都必须接受发展生产力的观念。那种文凭、关系决定个人未来的时代必将终结。倘若还按着当下这种的观念培养孩子,那孩子未来岂不会更加灰暗!
所以孩子发展的前瞻性要我们,必须注重孩子综合实力的培养。片面追求文化知识,只抓学习,忽视健康素质、意志品质的培养,即便将来遇到机遇,也很难抓住。
第二个要告诫家长们的就是,孩子的脑袋不是口袋,想装什么就装什么。想装多少就装多少。智力培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仅凭主观愿望,不看效果,不但收不到预期的结果,还会适得其反,断送了孩子的美好前程。不尊重孩子的选择(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强行逼孩子上这个班上那个班,就是愚蠢的一厢情愿。其恶果,不仅可能是学不到要学的东西,还会给孩子学校里课堂上的正式学习造成难以逾越的障碍。
社会上办班的,受利益驱使和家长急功近利观念协迫,只注重形式。就拿作文班为例来说吧,扎实的作文能力,应该先过文字关,把自己想说的写出来,不要过早注重文体。待语言文字过关了后,再练习观点逻辑和文体。而且作文能力必须有量的积累,仅凭讲是讲不出作文能力的。就语言文字关,对于绝大多数需要上课外班学作文的孩子来讲,不可能主动把老师纠正的语言错误消化吸收。这需要在孩子的原文上进行批改,一对一的单独讲评。可是办作文班是为了挣钱,如果这样去教作文,哪还挣得着钱。
笔者在作语文教师时,作文课都是四十五分钟在课堂上用铁笔、钢板即时与学生一起刻写同一个命题作文,课后印出来,批完学生作文后对比讲评。而且从不提前预留作文题,都是上课后即时布置。这种方式对于学习主动的孩子尚可,可是对于那些作文能力差,缺乏良好学习习惯需要上课外作文班的孩子来讲,是很难收效的。更何况,绝少有这样上作文课的老师。因此课外作文班,为了让家长即刻见到效果,认同花钱来上他们的作文班,绝大多数都是让孩子背些词藻华丽的段落,给出“公式”,然后去拼作文。拼出来的作文很容易骗取那些外行的家长认同,以为花了钱孩子就能写出词藻华丽的文章,这钱花得值。
最近写了篇《算道算术题给孩子们预测下前程》,其观点就是基于目前“精英”教育模式的巨大负面社会效应而谈的。当前,整个社会从上至下,都追崇那种虚幻的“精英”模式基础教育,都幻想着把自己的儿女培养成社会精英。可是精英毕竟是少数,多了也就不叫精英了。这种模式,注定就是牺牲多数,成全少数的模式。完全违背基础教育属性。
许多家长包括一些从事教育的家长不懂教育,只知道跟着潮流走。人家让孩子学乐器,自己就也得学,人家孩子上课外班,自己的孩子也必须去上。从来没有想过个中利弊。笔者以一个出自四代从事教育的教育世家,具有三十来年教龄的老教师的毕生感悟,告诫儿女们还在学堂里的父母们,让孩子接受中小学教育,目的性不能太强,通俗点说,中小学教育是人一生成长的基础,必须全面不能有所偏废。因为孩子的发展方向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只有在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后,才能反映出适当的发展方向。
孩子的合理发展方向,首先取决于孩子的兴趣,其次才是孩子的文化基础,最后取决于孩子的人生机遇。如果强迫孩子向其不感兴趣的方面发展,孩子是很难有成就的。文化基础与人生机遇相辅相成,具有较高的文化基础,会让人更有效率地抓住人生机遇。现代社会是高度文明的社会,文盲是注定没有发展的。可也不是只有文化水平高成杰出才会有成就。笔者在《算道算术题给孩子们预测下前程》中对孩子的发展作了较详尽的阐述,孩子们未来的发展成就取决于综合实力。而成就=智慧+健康+意志+运气。这智慧虽然不完全等同于文化水平,但相同条件下文化水平与智慧是成正比的。而且文化水平、智慧与抓住运气的机率也是成正比的。
《算道算术题给孩子们预测下前程》是针对那些学习成绩平平的孩子的,目的是引导孩子们找准正确的人生方向。也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提出警告,忽略健康与意志的锻炼,存在让自己优异的学习成绩难以发挥其作用的风险。
“精英”教育几近于守株待兔,把孩子成长的希望寄托于这种教育,不但社会代价大(牺牲大多数孩子成就极少数孩子),对于孩子的未来也是一种成功机率极低的赌博。孩子正在接受中小学教育的父母们,你们清醒你们这种“赌博”结果吗?更何况即便没有被这种高淘汰率的精英教育所淘汰,也未必就成为这个社会的精英。
在改革开放之初,残留的计划经济意识还为这种精英教育提供了少许机会,考上好大学,就意为着有个好的工作,进而有个好的归宿。可是随着社会变革的深入,这种机会越来越少,找个好的工作,有个好的归宿越来越靠能力,也就是一个人的综合实力。连最热门的公务员招考近两年也急剧降温,想进大的国有企业,几乎完全靠“关系”,而且“成本”、“风险”巨增。
外资、合资企业与私营企业出于利益考量,主要是重视能力,没有能力即便凭借较亮的文凭跻身其中,也很快会被残酷的竞争所淘汰(即便不被解聘,也会被边缘化),个人的经济收入与生活水平也将随之明显下降。所以现在沿着精英教育的方向走下去,孩子的未来将会成为“守株待兔”的那个兔子,兔子能否“等到”姑且不说,即便“等到”性价比如何尚且难料。写此文就是想让家长们弄清楚,要不要用你的宝贝儿子或者宝贝闺女的未来进行这种“赌博”。
看到这,可能有孩子的父母要问,那不去赌一把,孩子怎么才能有一个理想的未来?如果看此文你产生这种疑问,笔者就没有白浪费笔墨。首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要有前瞻性,也就是用孩子未来生活环境,来确定孩子受教育的方向。熟话讲,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改革开放前与改革开放这三十多年,观念已经天翻地覆了。现在正在学堂里的孩子,他们的未来三十年还会象现在这个样子吗?无论现在的旧势力多么顽固,可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国家要想存在下去,无论是被动还主动都必须接受发展生产力的观念。那种文凭、关系决定个人未来的时代必将终结。倘若还按着当下这种的观念培养孩子,那孩子未来岂不会更加灰暗!
所以孩子发展的前瞻性要我们,必须注重孩子综合实力的培养。片面追求文化知识,只抓学习,忽视健康素质、意志品质的培养,即便将来遇到机遇,也很难抓住。
第二个要告诫家长们的就是,孩子的脑袋不是口袋,想装什么就装什么。想装多少就装多少。智力培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仅凭主观愿望,不看效果,不但收不到预期的结果,还会适得其反,断送了孩子的美好前程。不尊重孩子的选择(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强行逼孩子上这个班上那个班,就是愚蠢的一厢情愿。其恶果,不仅可能是学不到要学的东西,还会给孩子学校里课堂上的正式学习造成难以逾越的障碍。
社会上办班的,受利益驱使和家长急功近利观念协迫,只注重形式。就拿作文班为例来说吧,扎实的作文能力,应该先过文字关,把自己想说的写出来,不要过早注重文体。待语言文字过关了后,再练习观点逻辑和文体。而且作文能力必须有量的积累,仅凭讲是讲不出作文能力的。就语言文字关,对于绝大多数需要上课外班学作文的孩子来讲,不可能主动把老师纠正的语言错误消化吸收。这需要在孩子的原文上进行批改,一对一的单独讲评。可是办作文班是为了挣钱,如果这样去教作文,哪还挣得着钱。
笔者在作语文教师时,作文课都是四十五分钟在课堂上用铁笔、钢板即时与学生一起刻写同一个命题作文,课后印出来,批完学生作文后对比讲评。而且从不提前预留作文题,都是上课后即时布置。这种方式对于学习主动的孩子尚可,可是对于那些作文能力差,缺乏良好学习习惯需要上课外作文班的孩子来讲,是很难收效的。更何况,绝少有这样上作文课的老师。因此课外作文班,为了让家长即刻见到效果,认同花钱来上他们的作文班,绝大多数都是让孩子背些词藻华丽的段落,给出“公式”,然后去拼作文。拼出来的作文很容易骗取那些外行的家长认同,以为花了钱孩子就能写出词藻华丽的文章,这钱花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