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拾故乡的碎片

推荐人: 来源: 美文阅读网 时间: 2015-03-31 12:29 阅读:
捡拾故乡的碎片
离开故乡已15年了,15年可以成长一棵大树,也可以改变一座城镇的面貌,更可以让一个人忘记乡音,融入新的环境,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本地人。可这么久了,我忘不了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经常会在梦中重回故土,捡拾一些细碎的片段,让后用心拼接,慢慢的故乡会又一次清晰地印在心里,久久散发清香。

  说实话,忘记比铭记更困难,更心碎,更忧伤,因为有些东西已经像血液一样注入了骨髓,哪怕你如何摆脱,哪怕你如何想忘记。我就是这样的人,直到现在依然喜欢家乡土得掉渣的话语,一听就那么自然,那么顺心,那么亲切,听着这样的话语总是感觉自己还在故乡,似乎永远不曾分开,头脑里也会见到那些熟悉的身影,有一只眼早已干瘪却始终坚强活着的刘爷;有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房子是全村最烂却时常憨笑满脸的尕毛;有衣衫褴褛,口水常流,总爱叨叨闲话的皮老四……太多太多,他们就像每逢春夏,遍地盛开的野草莓花,花朵虽小,却洁白一片,循着自己的崎岖轨迹存活着,还那么自适,那么让人垂怜。

  记得小时候,吃完饭总要到车道上去,那里是一条乡村公路,路不宽也不平,只是在路面上撒了些砂石,不那么坑坑洼洼罢了。吃完晚饭的人们习惯地到车路上转一圈看一看,这样的生活似乎成了人们的一种习惯。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或三五一堆,或四六一撮,或说家长里短,或言家国大事,人们总是率性而言,不会躲躲闪闪,有什么就说什么,说得兴致大起便会手舞足蹈,甩开一腔狂笑。孩子们也有他们的趣事,或追逐打闹,或玩各种游戏,很多游戏的道具都是自制的,其貌不扬,却总是给他们最纯粹的快乐。我就是其中的一个,拿着自己用废旧报纸,破烂书卷叠的大大小小的形状各异的“翻翻”(一种形似正方形的玩乐之物)去挑战玩伴,那种心情甭提多开心,远比现在的城里孩子玩电脑游戏有趣得多。来到车路上,早有好玩者候在那里,摆出一副傲人的架势,等你前来“送死”。来不及做什么准备,手提塑料袋往身边一扔,拿出几个就速速“开战”,乘着兴致也总会吓上对方几句:“你个狗怂,看我怎么了拾掇你,输了不许赖,赖了就是孙子!”“你别那么难过(嚣张的意思),一会我让你哭着回家哩。”就这样开打了,你打一次(就是把翻翻打翻),我打一次,一会儿手中就赢了很多,那种喜悦之情又远远胜过城里孩子的一盘巧克力。是呀,现在的城里孩子是很幸福,要什么有什么,很多的东西是乡下孩子不敢想的,可是乡下孩子的那种纯碎的快乐又似乎要超过城里的,这又是多么令人感慨的事呀!故乡的影子就这样一直陪伴在我的身边,无论走到那里,故乡永远是不变的记忆,永远会在我最脆弱悲伤无助痛苦的时候送来慰藉,平抚受伤的心。

  又是一年春来到,满山的狗艳艳花开了,盛开得恣肆,绽放得野蛮,在空旷的山野间尽情地呼吸,尽情地吐露心中甜蜜的爱情。那时候每每放学,总要背上背篼(竹子编的筐篓)给猪割草。大人们永远有干不完的农活,所以家里的鸡呀,猪呀,牛呀就要靠孩子来喂养。背着背篼满山跑,越过石头,飞过田埂,跳下深沟,爬上山梁,就像一只永远不知道疲倦的蚂蚱,快乐在飘满山歌的乡间。

  割草其实很辛苦,对于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来说真是艰难透顶。首先要找到一大片可以装满背篼的蒿草,而且草要很嫩,不然挑食的猪们绝不会张嘴开吃。放下背篼,立在田埂旁,须要找细小棍子撑住,以免背篼满了又倒地,草洒一片,回去一顿饱打,泪满衣襟。开始割草了,身子一蹲,左手抓草,右手开镰,若是镰刀锋利,“嗖嗖”一大把,很快就是一大片,散落在早地上的蒿草宛如熟睡的孩童,有阳光陪伴,身边就是一地温暖。有时候累了也会躺在蒿草旁,仰面看天,朵朵白云,似乎自己也随云彩飘动,一不小心就会滑进童话的世界里。倦意消退,浑身也积攒了足够的力气,又要割草了,得快点割,不远处的王想想已经快满了,正在那里歌唱炫耀呢;心里也还惦记着六点半的《黑猫警长》,想着想着就加快了速度。可就在此时,左手摸到了湿滑滑,软绵绵的东西—一条菜花蛇,绿绿的颜色是你始料不及的,它那没有骨头的形状更是让人胆战心惊,魂魄飞散。随着一声惨烈的叫声,我已奔到了几米开外,远远地战栗着,样子像是被风摇撼的稻草人。这样惊心动魄的瞬间往往会伴随人很长时间,直到现在要是再看到那软软的似乎没有骨头的东西还会呆立许久,心里也还会久久诅咒,即使那软软的东西没有恶意。害怕归害怕,草还得继续割。手握镰刀,大声吼叫,算是对那软软的东西的罪厉害的“进攻”了,其实那条小蛇也因为我的惊吓而逃之夭夭。远远地站定,朝着蒿草就是一镰,结果小蛇没有砍到,倒是斩断了一片蒿草。心还在跳,手还在抖,慌乱中草终于割完了,塞在背篼里,鼓鼓的,像是邻居明生家怀了孩子的表姐。此时的山梁吹来了晚风,凉凉的,轻轻的,很舒服,虽然背上的背篼很沉,心里也因为那条菜花蛇很沉,但毕竟多了一份生活的责任,哪怕你只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

  生活给了人很多磨练的机会,尤其生在农村,似乎就有很多的事是与生俱来的,不管你喜欢还是厌恶,不管你幸福还是悲伤。其实说幸福只是自我的安慰罢了,哪里谈得上幸福呢?农村孩子对于幸福的感知很简单,有时候就是一颗垂涎已久的糖果,有时候就是在过年时分看到的几张年画,亦或是过年了,看谁家杀了猪倒掉的猪毛没人捡,偷偷捡回来在货郎那里换成了“啪啪”的炮仗。这就是难得的开心,也算是简单意义上的幸福了。若时间是夏天,可能有更高兴的事,那就是放牛。村里家家养牛,都是黄牛,有黑,有白,有灰,有花,要颜色有颜色,要个头有个头。牛是家里的宝,即使人吃的不好人不胖,无关紧要,若是家里的牛又瘦又小,那是要丢面子的事。丢面子倒是小事,若是牛瘦小耽误了农事,那是要让一家子挨饿的大事,所以放牛无小事。只是放牛的事还得我们这些孩子去做,家里的大人永远没有时间,他们永远是劳作于田间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祖祖辈辈如此。

  每天下午放学,书包一扔,鞭子一拿,有馍馍便好,哪怕是杂面的,吃吃腿上有力,跑起来也健步如飞;没有馍馍就挨饿“上阵”,肚里空空跑起来也没有累赘。三五孩子在村头齐集,商量到哪里放牛。原来是不需要商量的,到处是荒山,哪里都是放牛的地儿。现在不同了,荒山成了田地,可供放牛的地方越来越少。商量再三,决定去崖弯里,那里有山,有崖,有峡谷,有绿地,更有可以凫水的涝坝(将河流围住,聚集河水形成的小池塘)。一路山歌不断,你追我赶,很快就来到了崖弯里。牛在面前悠哒,人在后面谝话,天热得要命,感觉就要被蒸透了的薯条。幸好这里山高谷深,四围的树木高大茂密,随便钻进一片树林就是阴凉的福地。几个顽皮的顺势就钻进了树林,卧倒在草地上,大口喘气。牛儿们也似乎都在寻找各自的避暑地,三三两两懒洋洋就像霜打蔫的茄子,没精打采的。太阳依旧毒辣,晒得大地热气滚滚,热浪横流,飘在空中的云彩也被定格了一样,只有身边的河水“哗哗”又“哗哗”不断昭示着还有生命的气息。忽然,有人大声提议:“谁愿意去凫水?”“我去,我去呢”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话音未落,早有麻利地站在涝坝旁,三下五除二就光溜溜一条,俨然就是欢蹦乱跳的泥鳅。其他人也不甘落后,一会便“扑腾扑腾”下饺子一般钻进了河里。打水仗是必不可少的,你扬一把水,我送一把泥,不一会全身就没有人样了,虽然很脏可那个舒服劲呀,不是语言可以描摹的。是呀,活在自然里,人就是幸福。天上是白云,身边是草地,远处是青山,近旁是绿树,还有什么比这样醉情于天地间更幸福的呢?现在想想,甚是怀念。自从离开故乡就再也没有了那样的真实的自己了,活在别人的眼睛里,掩饰着悲伤和快乐,始终就那么面无表情,感受不到季节的更替,自然的真美,只是在岁月的蹉跎里,枯槁了容颜,憔悴了光阴,流逝了年华,苍老了生命。

本页面《捡拾故乡的碎片》的转载信息

本页标题:捡拾故乡的碎片

本页地址:/meiwen/2850.html

转载请以链接标题或地址的形式注明出处,谢谢!

美文网 欢迎你再次来访!

#第三方统计代码(模版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