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篇文章我有话要说

推荐人:谢陈 来源: 原创 时间: 2018-08-25 09:34 阅读:
  《读文斎》是我喜欢的文学网站之一,它严谨认真地审稿发稿、评议打分、评奖公示、推荐美文的工作规范有序,得到了广大文友及专家的好评。年后,我向该网站投的一篇文章《两种不同的春节体验》,被编辑老师评了9。9分,并引发不少好评,读者点击率目前已达千人。为此我高兴了好一阵子。勉励自己要用心写好每一篇文章,争取赢得读者喜爱和专家的肯定。

  4月初,我向该网站发了一篇《视觉飞扬 情满松江》的散文,自我感觉良好,估计应该有比较好的反响。然而,在编辑寄语一栏里,仅留下刘彤娴老师的评语:“说实话,这样的散文,若干年以后再读,是有历史的厚重感在其字里行间的。可惜了,读文斋内少有慧眼啊!”。当我读过这段文字后,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刘老师独具慧眼,力挺此文,并寄予高度评价,且对该文章没有给予关注和好评表示遗憾和叹息。我被刘老师的敬业精神和敢说敢为的胆识勇气所震撼!心中充满深深地感激和敬意。本想马上回复表示感谢,细思后决定,应该有一个书面的呼应更为恰当。

  刘老师肯定《视觉飞扬 情满松江》一文,是有历史的厚重感在字里行间的。我认为:这是在认真审读作品过后精辟准确的点评和褒奖。作为本文的作者,我有话要说,想就此展开分析和研究。不当之处望广大文友和老师斧正。

  《视觉飞扬 情满松江》既是文章的标题,又是该文的意境。通篇充满着正能量,3000来字的篇幅,装下的是一篇大题材容量的文章。

  文章开头就埋下了两个伏笔和悬疑:一是很想见见这位邀请我的人、少年时期的玩友现在混的怎样?二是想看看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这所艺术青年仰慕的大学到底好在哪里?

  整篇文章围绕着两条线展开。一条是宏观的粗线条:视觉飞扬。高起点、信息化、按国际艺术名校标准新建的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到底是个什么模样?文章把读者带进校园,去参观,去聆听、去感受、去体悟。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推进和变换,校园面貌逐渐清晰:花团锦簇、绿草茵茵;恢弘壮观的“眼睛楼”、随处可见的雕塑、美术馆、清澈湖水中游弋的黑天鹅、徽派建筑风格、教工文化休闲娱乐的“教工之家”,等等让人目不暇接。学生在风景写生;3D打印室、教工饮食就餐的大食堂,客人与主人共同品尝一顿免费的自助餐等等,每一处都历历在目,可圈可点。确实有和普通名校不一样的特色和风貌。

  第二条是微观的细线条,深情厚谊。对人情世故的探秘和感知。本文叙述了主人公叶苹院长与昔日同学、老乡的深厚情感;有表现叶院长与同事、教师及普通员工的和谐关系、还有他对艺术的不懈情怀和生活情趣的感悟:特别是当他向我们介绍自己亲身见证和参与新校创办、建设、发展的经历过程时,喜悦和自豪溢于言表,从中可以看出他对学院刻骨铭心的感情。尤其让我感动的是,他工作繁忙,还反复嘱咐我常去学院走走,聊聊天、看看书、看看展览、散散心。我知道,他是担心我退休生活孤独。

  叶苹院长作为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的行政管理者之一,上海复旦大学知名教授、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引领者,世界QS大学学科排名100强的学科带头人,教师员工、学生心目中的好领导、好老师。他知性重情,外秀内敛。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有一大批这样的好老师好领导,是国家教育的希望之所在。然而,知道他儿时经历的我明白,叶苹是一位有故事的人。凡此种种,难道还不足于说明该文的厚重感吗?

  本文在语言上自然朴实、情真意切,在结构文体上散而不乱,层次清晰、主次分明、叙议结合、情景交融。用《文章阅读网》编辑的话说:“文章语言生动,感情丰富,让读者浮想联翩”。我这样说,恐怕有老王卖瓜自卖自夸之嫌。好在网上文章还在,有兴趣的文友和老师不妨打开看看,特别欢迎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读文斎》虽没有对本文打分和热评,但在获奖排行榜中《视觉飞扬 情满松江》还是赫然在目。莫不是刘老师的评语起了作用?

  《文章吧》在该文发布的第一时间,就报告我获奖的信息,并通知我兑现奖金(不多,只是意思意思)。当然,也不是每一篇文章都能成功,我在《读文斎》就有多篇文章遭遇退稿。作为业余作者我,自然荣辱不惊,理性淡定的对待,总结经验,加强学习,不断提高。

  我以为:网络文坛不仅是文学作品交流发布的平台,还应该成为学术探讨的阵地。目的是浓厚创作氛围,提高广大作者和读者的写作水平和鉴赏能力,从而激励更多的人投入到写作中,去描绘、去歌颂火热幸福的美好生活,我期待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2018年4月17日于上海

本页面《对于这篇文章我有话要说》的转载信息

本页标题:对于这篇文章我有话要说

本页地址:http:///meiwen/11519.html

转载请以链接标题或地址的形式注明出处,谢谢!

美文网 欢迎你再次来访!

#第三方统计代码(模版变量)